許多爸媽都反應,孩子去托嬰或幼兒園後就開始「鼻水流不停」,除了反覆感冒,鼻涕長時間累積的結果,還造成痰多咳嗽、厭奶、睡不好甚至頭暈想吐的狀況,爸媽們感覺困擾卻又難以完全根治...
這幾年台灣過敏兒激增,人口稠密病菌容易傳播,「鼻涕倒流」絕對是小兒耳鼻喉科症狀的前幾名,特別是還沒有學會擤鼻涕的嬰兒,濃稠的鼻涕累積在鼻腔造成鼻塞呼吸不順,除了影響生活作息,嚴重甚至會導致中耳炎、鼻竇炎的發生,鼻涕倒流是爸媽們不可不關注的議題。
到底鼻涕倒流怎麼紓緩?怎麼判斷孩子就醫的時機?
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寶寶,全家擁有一夜好眠!
目錄
怎麼判斷鼻涕倒流與就醫時機?
鼻涕倒流指的是「
鼻涕的分泌物流到喉嚨和耳咽部」,這些原本正常的鼻涕粘膜黏液,因為受到病菌感染或過敏原,分泌物非正常增加並且質地濃稠,影響呼吸或卡在喉嚨、耳咽管等部分,進而引發寶寶咳嗽吐奶甚至是頭暈等現象。
怎麼判斷是鼻涕倒流?
鼻涕這樣大量增加、濃稠的狀況,大致跟病菌細菌或黴菌感染、過敏原增加、異物卡在鼻腔內有關。最常見的現象如下:
- 喉嚨總是乾癢並且有痰黏著的感覺
- 不停的吞嚥口水
- 影響睡眠與日常作息
- 耳朵痛或耳鳴,無法做到耳壓平衡、頭暈想吐
- 咳嗽持續一個月以上
不可大意輕忽的鼻涕倒流
如果鼻涕倒流時間延宕已久,爸媽們沒有積極治療找出病因,或者移除居家過敏原,鼻水倒流的狀況可能會導致孩子病況加重。小兒科柚子醫師就教導爸媽,若是有以下的狀況務必立刻帶孩子就醫:
- 黃綠色鼻涕持續10日以上
- 黃綠色鼻涕持續3日並且發燒到39度以上
- 鼻涕倒流造成10日以上的咳嗽
中耳炎症狀 / 孩子會抓耳朵,耳內出現不明分泌物或滲液、發燒
因為嬰兒發育尚未完全,一旦鼻涕倒流病菌就容易跑到中耳腔,產生發炎紅腫、疼痛的狀況,控制鼻炎是避免中耳炎最好的方式,使用吸鼻器可以有效幫助尚未學會擤鼻涕的嬰兒。
鼻竇炎症狀 / 感冒久未痊癒,夜間咳嗽併發嘔吐,眼眶周圍紅腫
鼻竇炎是感冒引發的細菌傳染,當感冒久久沒有痊癒,隨著病程發展就有可能併發鼻竇炎,特別是寶寶應該要及時治療避免影響聽力。
當鼻涕倒流已經影響生活作息並且持續多日,帶孩子就醫後醫師會視情況給予抗生素、鼻粘膜抗充血劑等藥物,請爸媽們不用過於排斥藥物治療,痊癒後再提昇孩子的自我免疫力。除此之外爸媽們怎麼紓緩鼻涕倒流的不適?
一、多多補充水份多喝白開水
爸媽們可以給予寶寶多一點開水,充足的水份可以緩解鼻涕過於黏稠,並且可以稀釋分泌物有利於痰的排除。
二、調整睡覺姿勢,睡前熱敷鼻腔
睡覺前可以調整枕頭,讓頭部保持較高的姿勢,並且睡前用熱毛巾輕敷約5~10分鐘,有利於紓緩鼻炎幫助睡眠。
三、移除過敏原
過敏性的鼻涕倒流則是要調整居家濕度和維持整潔,盡量移除可能的過敏原,減少塵螨滋生的可能性,秋冬季節更要增加房間濕度,避免空氣乾燥讓鼻腔不適。
四、使用『洗鼻器』(建議2歲以上)和『吸鼻器』
鼻涕倒流的患者常常被建議使用「洗鼻器」搭配「吸鼻器」使用,頻率約一日兩次左右,藉由生理食鹽水清除鼻腔內濃稠的細菌,許多患者都能因此獲得改善,但是這裡提醒2歲以下孩童不建議使用,因為洗鼻子需要寶寶懂得「憋住呼吸」並且會「用嘴巴呼吸」才能操作,坊間有許多教學影片不見得正確,詳細操作請諮詢您信賴的小兒科醫師,太過於刺激鼻腔甚至可能會造成出血!
小提醒:食鹽水可以自己調配,1000cc溫水加入9公克精鹽調製
小寶寶吸鼻器的使用
「寶寶感冒鼻塞時,適當的吸鼻涕是可以的,有研究指出除了可緩和鼻塞之外,還有可能減少中耳炎的發生與抗生素的使用。」---耳鼻喉科余昊璋醫師
剛提到洗鼻器需要孩子的配合與操作的技巧,但吸鼻器的使用就相對簡單而安全,鼻涕過於黏稠時無法用簡易吸鼻器清理就能選用「電動吸鼻器」,嬰兒的鼻腔狹小且構造複雜,選用安全可靠的大品牌相對重要。
電動吸鼻器的選擇重點:
一、選擇新生兒也可以安全使用無虞的
二、有階段性調整吸力大小避免傷害寶寶脆弱的鼻腔
三、吸鼻器的聲音往往會造成孩子的恐懼,無法穩定的讓爸媽操作,安靜、快速的電動吸鼻器是能輕鬆操作的重點
電動吸鼻器使用小技巧:
- 可以在洗澡後鼻腔濕潤時使用(或使用前點一些食鹽水、母乳)
- 使用前爸媽可先示範給孩子看使用方式
- 吸頭要水平插入才比較能吸到鼻涕
- 吸取時可以慢慢變化角度尋找可吸取大量鼻涕的位置
- 可使讓孩子躺在爸媽的兩腿間,稍稍固定頭部採從上往下看的姿勢吸取鼻涕
吸鼻器的優點就是能減少藥物使用,讓呼吸創暢並且換得舒服的睡眠,算是擁有幼兒的家庭必備的好物。